校本部2014级读书之星优秀作品展:13班车林青读后感
你在湘西
—读《边城》有感
我喜欢看带有浓浓风土人情的文章,因为那里面有着最纯真的东西,那是从未被世俗所破坏的社会传统美德。而《边城》就是这种传统文化的代表作,我深深爱着其中深沉的亲情和最美好却又最无奈的爱情。也许最后的结局不能够算是幸福的,但确实是在情理之中,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见证吧。在我看来,“凄美”是这本书的代名词。
名家刘洪涛赞赏过沈从文先生这部书的艺术创造性,那艺术效果确实令人震惊。第一次看这本书,我就仿佛是走进了那个幽静又依山傍水的的美丽小城。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的语言,但是字里行间却散发出浓浓的诗意,这就已经足够了。这本书也没有太过惊心动魄的情节,但是有那平实的爱就足够了。有人说,这爱情悲剧还不够跌宕起伏吗?不,这感情是朴素的,是纯净的,是含蓄的。他们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彼此的纯情和那之后死亡的阻隔,这就足够了。在这个世界,只有茶峒淳朴的民众和那质朴的民风。
我喜欢翠翠,她仿佛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她天真烂漫,深深地爱着爷爷,和黄狗一起帮助爷爷摆渡。她善良温柔,单纯地爱着那个男人。她又是坚强勇敢的,傩送远走他乡而爷爷又去世,这样的双重打击没有逼死她。虽然,她伤心绝望,但她接替了爷爷的工作,成为一名摆渡者,坚守岗位。虽然,她在傻傻地等着,希望有一天傩送能回来。但是,却只留下了她独自一人,孤单地思念着爷爷,思念着傩送。沈从文先生说:“也许他明天就会回来,也许他永远也不会再回来。”憧憬着美好爱情的痴情女孩翠翠也许会永远等待着她的爱人。她也许会终身不嫁,因为在她的心底,唯有这种方式才能让纯真的爱永不枯竭,唯有这种方式才能使美好的记忆永存,唯有这种方式才能不使那一份美好消失。我希望,她会等到属于她的幸福,因为她是最纯真的女孩。我希望,她会等到属于她的爱情,而不是沧桑与悲哀,不是泪水与无言,也不是事与愿违。倔强的女孩,我衷心祝愿你能幸福。
我喜欢文中的爷爷,因为他是一个鲜活的人。他作为湘西的一个摆渡者,不但尽职尽责,而且保留着那些最美好的传统美德—淳朴宽厚,他诚心地对待每个人。他作为爷爷,就像我的爷爷一样。虽然我的爷爷不善言辞,但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的关心和爱。而翠翠的爷爷也是如此,我能感受到他对孙女深沉的爱。他生怕孙女生病受苦,不让她坐热石头。他生怕孙女忧伤孤单,会给她唱歌、讲故事。他为翠翠的善良而自豪,为她的美丽而骄傲。他深知自己贫寒,无法带给翠翠好的生活,所以他希望孙女嫁一户好人家,并为之担忧操心。有这样一个爷爷,翠翠是幸福的,她希望自己能一辈子在爷爷身旁陪伴着他。但是,爷爷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远离人世。我想,他一定不想丢下孙女一个人,他怕翠翠一个人在世间会孤独寂寞,他不想她伤心流泪,他美丽善良的孙女应该是永远无忧无虑,永远带着灿烂笑颜的。
愿老人家到另一个世界能和亲人团聚,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傩送是翠翠深爱的男人,但是我却更欣赏他的哥哥天保,不是因为傩送不好,而是我为天保这样的豪爽深情重情义的男儿而惋惜。但是,爱情没有什么应不应该,没有什么适不适合,没有什么完美不完美,只是遇到了对的人,感觉到心脏被深深触动。天保爱上了美丽善良的翠翠,先向她提了亲。但是,当他知道弟弟和他爱上同一个女人后,一定要弟弟先唱歌。可他唱歌哪里是傩送的对手,知道战胜不了弟弟后,他选择了成全。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选择,他可是把深爱的女人亲手送到情敌的怀抱中啊!但是,他深知女孩是爱着傩送的,正因为这份对女孩深沉的爱,他选择了放手,选择了自己独自伤心难过,让深爱的人开心幸福。他又深知,那个所谓的情敌正是自己的弟弟,他不能不顾及手足之情,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不顾及弟弟的幸福,他深信弟弟能带给女孩幸福。这样一个深情的男子选择去闯滩,选择了独自一人舔舐伤痛,却意外遇难离开了人世。人们都说,天保是为爱情和亲情而死,我不禁沉默。愿他能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一个他深爱又深爱他的女孩,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从此再也没有忧愁和苦痛。
说实话,傩送也确实值得翠翠喜欢。女孩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就已经在潜意识中喜欢着这个大男孩了。两年后进城看龙舟时塔她终于意识到爱上了他。那个年代,女孩都会爱慕着俊朗帅气又细腻的男孩。不,21世纪的女孩也喜欢这样的男孩。只可惜,傩送和翠翠的爱情却遭受严重的挫折。傩送选择了远走他乡。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不,没有人知道他是否会回来。希望他还挂念着那个纯真的女孩,为了她而回来,为了她的苦苦等待而回来。可是即使他回来了一切还会和从前一样吗?一定不会一样,他们的心态在众多挫折的打磨下早已变样了。傩送一定不会娶翠翠,因为哥哥去世带给他的伤痛太深了,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哥哥,他也是和天保一样重情义的人啊!
看到他们的爱情悲剧后,我的心里有些闷闷的,翠翠这个从小失去双亲饱受摧残的女孩就注定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吗?傩送这个美好的男孩子注定活在纠结痛苦伤痛中吗?作者究竟是想表达什么,他是想借这两人表达什么思想情感?他是想借这两人暗示什么?这两人有什么重要的象征么?我不懂,也许再读几遍书就能懂,也许只有经历某些事情之后才能懂,也许一辈子也难以理解。这本书确实是一部人生的教科书,人性的教科书。
这本书除了塑造出鲜明的主人公,还塑造了不输风采的配角,即使他们的出场要远远少于主人公,但却个个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对文章的总体脉络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比如说顺顺。他不但是茶峒城里的船总,而且是天保和傩送的父亲。他是一个慷慨大方、诚实守信又侠义的豪杰。因为他拥有着美好的品质,所以被乡亲们所信任推崇。也许在作者的心中,湘西是一个有着最美好氛围的地方。那不仅仅是作者的期望与幻想,更是对中国风土人情和传统美德的赞扬。
你叫做翠翠,你在湘西。你叫做天保,你也在湘西。你……你们都在湘西,在那一个有着浓浓风土人情的小城过着自己的生活。
用爱和坚强浇灌生命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读这本书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了,但时光并未冲走我对它的记忆,因为那正是我经历一些连续的挫折的时期,而这本书恰巧带给我的心灵以震撼。尤其是其中的一段话,我深刻在心中,至今也没有忘记。
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的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回北京住院治疗腿疾,从那时起,他不再和以前一样,他再也不能站起来了。没有经过这种伤痛的人不会理解他的内心,在这样大好的时光里,他本能做很多事,可却连站都站不起来。这是多么悲痛的失去,以至于史铁生想要去寻死,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但是他终究是战胜了心灵的伤痛,拒绝了死亡,选择了坚强。因为深爱他的母亲、一对老夫妇、一个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女孩教会了他太多太多,带给了他无数次的感动和鼓励,让他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我认为有句话说的很好,生命只有一次,你连死都不怕,还为什么要怕不死之后的生活呢?经历了让人活不下去的事情,唯有选择坚强,才能勇敢地活下去,让看不起自己的人哑口无言,让伤害自己的人无从下手,让关爱自己的人感到欣慰,让自己学会勇敢,用坚强来浇灌生命。作者在一个弱智小女孩那里懂得了苦难和生命的真谛,他说: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味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 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 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而给予史铁生坚强的又是他的母亲。母亲总是深深地爱着我们,不求回报,只希望我们能健康成长,永远快快乐乐的。史铁生的母亲为了不让孩子伤心,从来不说跑、跳之类的字眼。母亲的默默关怀让他走出死亡的深渊,母亲的温柔目光让他倍感温暖,母亲承担的痛苦让他倍感羞愧。在不久后,他终于认识到,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因为没有人比母亲更爱自己。母亲深沉的爱让史铁生不敢再选择了却生命,因为他虽然可以借此摆脱痛苦,但是母亲从此都不会再幸福,自己需要承受的痛苦全部转移到母亲身上,并且让她加倍的疼痛。他不忍心让母亲伤心难过,痛苦悲伤。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养而亲不待。母亲还是去世了,但是史铁生却认为母亲依旧陪伴着他。她就在教给儿子的坚强中,她就在教会儿子的珍爱生命中,她就在教给儿子的乐观生活中。
作者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读完这一段话,我的心里闷闷的,是母亲的小心翼翼打动了我,是母亲的无言打动了我,是母亲的深沉打动了我。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努力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孝敬他们,爱着他们。不要等没有了机会才后悔,那时早已晚了,那时只剩下无穷无尽的痛苦。
最后以作者的话结尾: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这便是史铁生与地坛,这地坛中有着坚强和母亲深深的爱,他用坚强和爱浇灌了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