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部2018级老师学习“强基计划”政策
6月1日,校本部2018级召开全体老师会议,学习“强基计划”相关政策并布置工作。
郑主任首先阐述了“强基计划”的背景。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本质上还是一种选拨人才的方式。不同点在于,不同时代对人才类型需求不同,进而选拨的导向不同。
从古至今,对于人才“专”“博”的争论从未停止,到底我们需要更加全面的人才还是更加有个性的人才?目前,我们提出的强基计划就是应和了时代的需要,就是对基础学科,对我国目前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人才而设置的。目前,中美贸易战,世界竞争,本质上是尖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提出这样的强基计划。
另外,在高校录取方面,到底是统一划线还是给大学以更多自主权的“放”和“收”方面,也是一直有争论。强基计划实际上是对多年自主招生开始出现“乱象”,放得太大的一次“收”。
郑主任要求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把握政策。要研究透彻教育部要求和各大学校政策,务必和多年 “自主招生”政策区别开来,把握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这二者区别的表述是: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仅仅限定在少量的基础学科,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三是入围校考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都提出,要选拔在学科上有真天赋、真正执着于这些学科的兴趣与志向的学生,然后在培养上加以“特殊化”,为国家基础学科输送人才。“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入学培养”是连贯的,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学校的考生,原则上不得调换专业,只能在自己选择报考的学科上学习。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也就是说,“强基计划”既是招生的改革,更是培养方式的改革。
“强基计划”着眼培养顶尖的基础学科人才,目前试点高校仅有36所A类“双一流”高校,预计该计划招生总量只是以前自主招生的四分之一左右,招生计划大幅下降,报考门槛大幅提高,大多数高中生都不适合“强基计划”。一是高考分数要求更高。相较于原先的自主招生,高校有时会降低录取分数五、六十分甚至降至一本线相比,“强基计划”则明确为总成绩的合成,高考分数不低于85%,学校评价不高于15%。高校开展的自主评价,最后都将折合为一个定量评价,然后和高考分数按比例相加,给出一个总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录取。各高校还要根据在各地投放的自主招生计划划定入围资格线,一般是以招生人数的3倍划定入围分数线,所以最后的各高校实际入围高考分数线应该是远远高于各地的一批线。量化后,以往高校自主招生中过大的自主裁量权会受到限制。二是校测难度增加。相比以前自主招生更看重综合素质,“强基计划”则更重视具体学科的水平与潜力,而不是所谓的一句空话“综合素质高”。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校测是“笔试+面试”的模式。笔试试题不会限于中学教学大纲。在校测中,笔试成绩的占比都超过50%,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笔试,占比还会更大。对于面试,各高校都表示将执行“双随机”(面试教师与考生随机抽取,考题随机抽取)+全程录音录像。
总的来说,“强基计划”从顶层设计思路,到报名资格、校测难度、成绩合成、入学培养模式等等,都和之前的自主招生有着很大之别,人数更少,门槛更高,专业更窄,要求更严,难度更大。可以说,强基计划就是“名校办尖子班”,难上加难。
二是了解学生。学生是否适合报考强基计划,需要综合考虑院校招录情况、学生成绩、学生生涯评测结果、学生个人生涯规划等诸多因素。从目前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看,大都把可以申请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分为两类:一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二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而最能体现学科能力的就是奥赛。在政策把握下,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我们级部的学生,有哪些学生具备参与“强基计划”的条件和潜力。目前,对“强基计划”炒作很热,关心这个问题的家长甚多。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头脑,务必明白,真正能参与“强基计划”的只是少数学生。我们一方面的工作是对这“少数”进行指导,另一方面的工作是对“多数”分析好形势,引导他们安心学习,避免盲从。在引导的过程中,大家注意,看似强基计划都是基础学科,不是很多学生向往的热门专业。但是,这只是第一步,他是各种专业的基础,将来会分化到各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是设计国家长远发展的,强基计划是个国家培养尖端人才的战略,这些人将来会到科技、企业、机关等各个领域,成为栋梁之才。所以,不要担心专业问题。
三是制定措施。“强基计划”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元录取制度,是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也引导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强基计划将高中学生的志向、兴趣作为考核选拔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较明晰的发展规划,倒逼我们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生涯教育方面加大力度。把握了政策,了解了学生,核心在于指导我们的学生和政策如何对接,为学生发展提供针对性指导。我们制定方案,就是为有能力参与和有潜力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生提供咨询指导的方案。一是特长指导,要继续抓好以奥赛为主的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指导;二是学业指导,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业是根本。所以,对于我们的教学而言,归结到一点,就是抓好课堂,抓好教学。我们必须保持定力,抓好根本。丧失了根本,迷失了方向,就会自乱阵脚,得不偿失。
四是“跟踪高三”。目前,强基计划刚刚启动报名,学校、家长都在摸索研究。我们要跟踪关注本届高三年级学生参与“强基计划”招生的有关做法,从中学习经验,提高认识。
会议强调:目前,对我们学校,时常出现一些非议,我们要有闻过则喜的胸襟,要继续敢于在别人的非议中开展工作,认清方向,修正不足,保持定力,坚定前行。这是我们多年的传统。我们只需要埋头做好工作,做出成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个人都是一中形象的代表。每个人做好了,一中就好了。
会上,为学校评选的“临沂一中最美教师”刘敬敬、刘军,优秀共产党员徐勤滨、刘军、钱希余、杨娜、薛明扬、商桂华举行了颁奖仪式。
年级副主任李飞、刘雷等就常态化防疫,一轮课堂督导,年度考核,学生心理干预,学情会商,升旗仪式等工作做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