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语文教研员黄玉兵老师在hjc888黄金城调研会上的发言
先说个题外话。我来到咱们临沂一中,虽然还没有深入走进校园,但是通过几个细节,我就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的风范。
咱们的孩子是具有“君子风范”的。孩子们都很有礼貌,热情地跟老师打招呼。这个细节我很有感触。我们都知道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育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至于说孩子们能考多少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老师教育的结果,但从最终意义上说,不是我们教育的终点。孩子来到学校接受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成人”。我们临沂一中的孩子,就葆有内心的良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变得越来越不愿说话,尤其是对陌生人。面对我这样一个“不速之客”,孩子们能送上一句句问候,我感觉特别温暖。我想这也是咱们临沂一中从校长到老师,辛勤教育的结果。
第二个细节就是,刚才咱们有一位老师作汇报的时候,李校长起身把话筒从桌子上递到讲台上,我觉得这个细节是真实的。因为很多东西可以伪饰,但是细节呢,如果一个人没有内心持之以恒的修养,是很难做到的。
通过今天的调研,我发现咱们临沂一中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很到位的。刚才语文组的汇报,我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概括。
第一是真实。只有真实的,才有生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求真向善爱美。其中“求真”可以说是美与善的前提,失去了这个“真”,那么“善”就是“伪善”,“美”就是“假美”。咱们临沂一中语文组同仁做的汇报中,能看出一中语文组老师真实的努力。有对课标的研读,有对单元任务的逐项分解和设计,这些都是很真实的,没有虚假的成分。“真实”就让我们新教材的教学实施具有了生命力。
第二个是扎实。语文自从著名的“吕叔湘之问”发问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所谓的“吕叔湘之问”就是,我们用了那么多课时,最后还是少、慢、差、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我想换一个角度看,也不一定说是坏事。语文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慢功夫,它是需要浸润的。如果说一个学校能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场”,我想我们的孩子是幸福的,从孩子终身发展上来说,是有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咱们临沂一中语文组所做的这些工作,特别扎实。孩子们读《乡土中国》,书上做的批注,就我目前走过的学校,能做到如此扎实的不多。我们新课标当中的两部整本书阅读,我们一中语文组同仁都做了积极地、有益地探索。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通过微专题深化阅读,通过短剧的展演等,把这个阅读活动搞得非常扎实。这也让我看到,在成绩背后,老师们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可以说,在所有的学科当中,我们语文老师是最辛苦的。因为语文学科,不像别的学科知识逻辑系列那样鲜明。尤其现在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备好一节课,可以说是要比以前付出五倍以上的努力。尤其是现在的大单元教学统整,为了查资料,特别得辛苦。所以说,新课程的探索、新教材的实施,如果做到了扎实,我们就拥有了继续前进的支撑力。
第三个是丰实。所谓的“丰实”是什么呢?就是在前面所说真实、扎实基础之上的发展力。从我有限的目力所见,当下很多语文组的探索,主要聚集于某一个方面。比如说,有的聚集于单元设计,有的聚焦于整本书阅读。但是在咱们一中语文组的汇报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特别的丰富。一个是内容的丰富,既涉及到必修教材,还有选择性必修教材;既有单篇的教学,还有群文的阅读;既有必修上册任务群的个个落实,还有任务群之间的交叉;还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内容丰实,形式上也是多样的。咱们还可以横向扩展一些,比方说把我们的社团,比如朗诵社团、辩论社团等都可以引入到语文课堂。
今天徐老师和高老师的课,我感觉是两堂讲“礼(理)”的课。徐老师的课讲的是“礼”,礼仪的“礼”。徐老师个人教学素养高,教学水平好,教学方法巧。只要是赛课就有压力,我们不能把徐老师的思路打乱了,但是当中有几点还是需要注意的。
1.现在赛课都流行拟个主标题,本课的主标题“古典的回声”,“回声”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向山谷喊话,山谷给予我们回音。既然定位于“古典的回声”,隐含了什么?课中如何体现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
2.具体到所选的两篇课文,《侍坐》和《<论语>十二章》是跨学习任务群的。《侍坐》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是必修课本里的,属于“学习”任务群;而《<论语>十二章》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是“研习”任务群。它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当然组成群文阅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确定好以哪一个为主。比如说以《侍坐》所属的“学习任务群”为主,那么文言文的“言”这一部分的梳理,还不够扎实,有提升空间。
3.《侍坐》呈现的内涵和《<论语>十二章》不一样,《<论语>十二章》是多主题的,怎么把两个文本整合在一块?比如课中徐老师举了个例子,用“文质彬彬”来说曾皙,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群文阅读中的比较、对读,但是也有点以偏概全,因为《侍坐》主要的内涵不是单说曾皙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的。
4.再说下两个学习目标。一个是“了解君子风范”,一个是“学习君子之道”。“君子风范”和“君子之道”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不是一个概念,因为“道”的内涵更深。我粗浅的感受是,“君子风范”侧重外在的表征,“君子之道”侧重内化性的涵养。所以说这两个目标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性,但是这个目标和后面的课堂内容对应上,是有一定的脱节的。尤其是情境任务的设计,游离于学习目标。
5.情境任务的设计,本身体现了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一定要有情境的创设,但是要一以贯之的就是,后面的学习一定要围绕着设计的这个情境,然后有成果、有展示、有评价。比如说后面设计了写演讲稿,那就得设计一个评价量表。学生展示完,有优良中差的评价;演讲稿这种应用文体,设计哪几个评价维度。
6.值得肯定的就是,徐老师设计的这个情境是别有匠心的。当前新课标也倡导三类实践活动情境,即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徐老师设计的这个情境和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起来,但是语言的表述上要精准。没有必要把咱学校的育人目标如“爱国情怀、国际视野”等都写上,就直接说“我们临沂一中的育人目标,其中有一条是培养具有君子风范的现代公民”,然后就围绕着这点设计,下面内容要以这个为支点进行项目化设计。
7.再看活动二“问道”的问题设计,因为课题的副标题是“由《侍坐》和《<论语>十二章》看儒家思想在当代的影响”,注意后边“在当代的影响”,“影响”是中性词,但是从我们学科育人价值来说,谈影响得谈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可以有思辨,但是问题的设计一定放在正面褒扬的角度去设计。例如设计的问题里有一句话,“孔子的很多思想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需要……”,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导向和课程设计相违背的道路上去了。题目设计“有人说孔子的很多思想不适合现代……”,就应该给这些说“不适合”的人写一封信,给予批驳,而不是给孔子写信。最好不要从“反面”设计问题。
8.“有人说不适合”中的“有人”最好不要含糊,可以查资料精确一下。比如黑格尔对孔子就持贬斥态度,他认为“孔子更像是一位道德学家,一个世俗的智者,而不是道德哲学家。孔子长于务实,却拙于思辨,他的思想缺乏哲学思辨”。如果能让学生针对这个辩驳,能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9.活动设计得多,导致课堂节奏很赶,而且活动任务有重复的。例如活动一“学道”里,要求“梳理君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风范”,紧接着又一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交叉。梳理出君子风范的标准来了,照着这个标准去做,是不是就修炼成为君子了?而且在课堂过程中着重展示的,也是“具备怎样的风范”,可以把“怎样才能成为君子”这一问删掉。
10.活动一和活动三的问题“你认为一个准现代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君子风范”又有重复,前边已经梳理完君子风范了,这一部分应该是思考前边梳理完的君子风范,在当代中学生身上是如何践行的。不是学习君子之道,而是“践行君子之道”,这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此外活动三写发言稿、活动二写一封信,任务多而重。
11.时代人物举例那个环节,删繁就简。再说说张桂梅那个例子。我前段时间在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附中听了节课,也是讲《<论语>十二章》时用到张桂梅例子,但是他用张桂梅例子就很“适切”,因为张桂梅的事迹就是发生在云南华坪。同样的素材,他们云南学生对张桂梅有近距离的感受。你举例子,如果能举我们临沂本土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做到君子风范的人物事例,那么我想这个会更有价值更有魅力。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所提倡的: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一定要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挖掘本地的可以用于课堂的资源,学生能有共鸣。
高老师的课也是一堂“讲理”的课,这个“理”就是逻辑。如果说刚才徐老师的课主要是着眼于核心素养当中的“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话,那么高老师的课就是着眼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1.这个课的选点特别好在,改变了我们现在高考作文题模式化的认知,让学生从一类文真正的写作思维深处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恰恰是学生欠缺的。能重新关照课文里的逻辑错误,举的教授“躺平”的那句话,这些例子都找得很好。如果能把鲁迅先生的经典驳论文《拿来主义》作为素材,可能会更好一些。
2.特别好的是用了2019年全国卷“劳动”那个高考作文题,但是那一块因为前边用时太多,导致本来该出彩的这个环节,没有时间展开。对三个“有的人”的批驳,课堂上可以充分展示,让学生充分活动。
3.适当注意一下教学语言,因为这个课是以理性见长的课,所以像“骂倒他”这样的语言尽量修饰一下,可以转换个说法,比如说互相PK(碰撞)一下等。
在这个基础上,对新教材的使用,我想说,要树立三个教学理念。
第一,以标为本。“标”就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试题的命制,都是以它为标准,所以《课程标准》值得大家一读再读,每一个字都值得深入研读。读第一遍明白字面意思,第二遍结合教学贯通理解,第三遍想想把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与之配套的,有一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可以买来看看。
第二,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定教。比方说今天两位老师都用到导学案,导学案不是讲学案,是先发给学生,把精要问题前置,然后收上来,增强备课的有效性、针对性。这是设计导学案的真正目的。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要实现什么目的呢?就是发展学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说到核心素养,我们不能像以前机械地理解三维目标那样,比如有的教学设计的目标列为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四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那不行,那是课程规定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是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每个单元有单元学习任务,老师们也不能把它简单理解成是一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给你一个单元任务,它实际上是给你提供了一个导向,你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你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反而更重要了。比如说《<论语>十二章》是多主题的,以“仁爱”“学习”等为主题,可以组织探究;以“道义”“君子”为主题,也可以组织探究,关键是老师怎样从中整合设计。
另外,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还要丰盈教师,让教师变得丰富轻盈。现在的老师为什么这么累?现在的新课标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比如说整本书阅读,就说《红楼梦》,毛主席说《红楼梦》不读个三五遍没有发言权。但是我们想想,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有时间去读吗?这就逼着我们老师一定要抽出时间先读,多读、深读、新读才有可能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引导学生读。所以《红楼梦》和《乡土中国》这两本书,老师们很有必要置之于案头。你的办公室里有,你家里也有,甚至你出差的路上也有。因为你读熟了,你才能够帮助学生引领学生。所以以生为本,也需要丰盈我们老师。
最终,以生为本,还要发展师生、成长师生,老师和学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在新时代课程背景之下,学生评价老师的标准已经变了,现在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再像以前看到老师博学多才就崇拜得不得了。你再博学,能博过百度?所以这个时候,不如转换一下,和学生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向学生学习。我们在座的老师,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感触:三年一个循环,我们再接新高一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说的很多词你都不理解。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不要说老师比学生更博学。应该建立一个师生成长共同体,发现学生,成长学生,也成长教师自己。
第三,以人为本。我们语文,文以载道,就是要以文化人,就是要培养人成其为人。在新时代,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成为能够担当起新时代责任、符合我们这种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为什么要统编教材,意义就在这里。语文的学习,有时候方向比目标更重要。如果方向不对了,育人的目标达不到,只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一鳞半爪,也是不符合我们现在的育人目标的。
以上说的是教学的理念,再说一下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一,要有统整意识。新教材是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双线组元,如果没有统整意思,就会出现我们老师说的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比如说《劝学》和《师说》,《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新教材已经整合在一课里了,这就是教材编写给出的显性的整合。所以我们需要探讨在文本整合的基础上怎样进行群文阅读。当然,如果能一单元统整,甚至一册书统整,效果更好,当然难度更大。我看到刚才咱们一中老师做的汇报里,已经做的很好了,比如有单元统整,有这五本书所有应用类文章的统整,这有利于建立整体观念。
第二,要有守创意识。我特别欣赏老师报告里提到的“守正创新”,世界上所谓的创新,没有百分之百全新的创新,另起炉灶的创新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优秀传统经验基础上开拓创新。这一点在咱两位老师的课堂上都有明显体现。比方说徐老师,她尊重了文体教学。她知道她教的是文言文,所以她不断地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诵读,有的是齐读,有的是默读,有的是自由读,有的是个读,有的是两两读。别的不说,作为文言文授课,这堂课在诵读上是不丢分的。如果能在最后背下来,那就更好了。这就是守正,对于语文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这个一定不能忘:教文言文,如果课堂上听不到读书声,将是一种缺憾。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谈创新,创新也不是全面开发,也不是处处创新。一堂课有这么一个亮点,就可以了。不要想着每一个环节都创新,面面俱到有可能面面不到。所以说,你的教学设计,要用立足于你的教学素养的、能够操控了的、得心应手的方式来呈现。
第三,要有收集、整理、提炼课程资源的意识,能创造性地开发立足于本地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这个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需要语文组全体同仁,甚至一个地区的老师的努力。比如说咱们临沂,人文荟萃,文化资源丰富,这当中富有哪些具有语文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这是一个值得做的课题。做好了这也就是我们的校本课程,这就成了咱们的知识宝库,课堂上随时可以和本地资源嫁接起来,而且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语文课程。
第四,课堂教学节奏,要张弛有度。刚才徐老师的课,过于紧致;高老师的课,过于舒缓,具体说是前松后紧,当然整体比较适当。过于紧致,就会赶;过于舒缓,就会慢,拖堂。现在的赛课,有一条评分原则还是追求单位时间内相对完整。所以说我们要张弛有度,问题不能涉及太多,任务不能涉及太多,一定要找到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问题。一堂课四十五分钟,设计三个任务已经是极限,如果还要有学生活动,三个问题难以完成,每个环节就会蜻蜓点水。不如设计一个主问题,围绕这个主线,然后学生活动多一些,老师精要引导,这样才能体现学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理念。
第五,课堂评价要多样化。常见的三种评价,有一个是诊断性评价,在过程当中学生的回答不到位,比方说徐老师课堂上,有个学生对于“礼”的理解不是很到位,这个地方恰恰是容易深化认知的地方,需要精准深入地指导。在对这个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给指出他的不当之处,要引导他结合当时的“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理解文中的“礼”。这样可能评价就比较到位。还要注意评价的多元性。比方说,让学生评价,学生答完让另外的学生评价,老师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你是集思广益,学生与学生之间评完了,你的评价起到点拨提升的作用的时候,你再评,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另外,如果让学生课堂写,一定要当堂展示。不当堂展示的写就是伪写作。写完同位交换修改,现场展示,现场评价。总之评价的手段和方式多样一些。
如果教研不扎根于一线课堂,很难落实好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摸索,所以我很喜欢和咱们临沂的语文同仁一块学习、一块分享、一块进步,久久为功,不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地区和全省的语文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