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校区2015级召开期中考试总结暨表彰大会
筑梦路上 并肩前行
北校区2015级召开期中考试总结暨表彰大会
11月29日下午,北校区2015级在大礼堂举行“期中考试总结暨表彰大会”。副校长沙士锦、年级主任王召坤出席会议。2015级全体班主任、全体同学参加会议。会议由年级管委会主任李学建主持。
大会首先由李学建主任宣读获奖名单,沙校长、王主任及管委会成员赵修喜、刘雷、于非洲、彭磊、李学建、初汉东为获奖同学颁奖。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北校区高三年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期中考试中,文科5位同学、理科9位同学荣获“十佳学子”荣誉称号,文理共有177名同学获得“优秀学子”荣誉称号。
沙校长发表讲话。他结合一轮复习以及期中考试情况,提醒同学们:
一轮复习中要避免或者要重视的几个问题。1、把握课堂,紧盯老师,不能轻视老师,忽视课堂。2、既要保证一定的题量,又要有思考的深度,不能埋头题海,忽视思考。3、合理安排时间,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但不要熬夜补时间,忽视零碎时间。4、多想老师请教、多和同学交流,不能特立独行,忽视团队力量。5、要劳逸结合,注重学习效率,不做拼命三郎。6、沉迷分数的得失,名次的变化,忽视考试本身的意义。7、眼高手低,重视疑难怪题,轻视基础题。8、构建好知识网络,不能只抓个别知识点,忽视全局。9、忽视课本。10、思路清晰,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忽视学习计划。
充分体会高三。高三的体会之——“累”。要想超越别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就要付出别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不努力,何来的超越?不累,何来的硕果累累? 高三的两位生物竞赛全国金牌获得者郭洪凯、董政两位同学,已经获得了清华的保送,但是为了实现他们更高的理想和目标,现在一直在拼搏、在努力,参加国家队选拔,难道他们不累?高三的体会之二——“熬”。高三,是一段需要拼搏,更需要忍耐的过程。所以我用“熬”这个字来形容,看似很辛苦、很窘迫,实际上是在充电、是在进取。竹子熬了4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熬,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竹子熬不过那3厘米,哪能6周就长15米?高考正是一场需要你“熬”的机遇!加油,坚持!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笑!高三的体会之三——“值”。要清醒认识到你正在为自己的未来打拼,也许有时候会感到一点点的失意或迷茫,但高三,是人的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一段能感动自己的时光,这段经历也许会是你生命中记忆最为深刻的时光,所以说——高三,值!要知道: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
高考以分数论英雄,未来以才华平天下。如果你连足够的高考分数都挣不到,很难让别人相信你有什么过人的才华,也许连你自己都不会相信,或者说,为了证明你的才华足够征服你的未来,那么第一关就请从高考开始吧!
王主任做总结讲话。他祝贺获奖的同学,也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奋勇争先,做全市的尖子、全省的十佳和优秀生。同时,也祝愿未获奖的同学今后努力取得更好成绩。
王主任用数据说明,多得一分对于高考的重要性。2017年理科自主招生线515,文科自主招生线529。理科普通线433,文科通线483。关键的时候,一分之差,影响你要上的大学,不要觉得一分无所谓,一个选择影响不大,况且咱们同学差的不只是一分,是五分或者是更多。
王主任强调,日常学习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教材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以数学为例,先以问题的形式给出实际的例子让人思考,从例子中的问题总结出定义,再有定义推出定理,运算法则。知识点看似分散,实际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联系。教辅资料直接给出知识结构和网络,强化题目的训练,是对教材很好的补充,但是不能代替教材。没有对教材深入理解作支撑,不能把握教材,就会造成知识应用上的困难,虽然做了很多题目,题目变形之后还是不会用,从教材入手,掌握知识点,把握知识网络,才能更好的应用知识。2、练习的质与量的关系。质量优先,数量保障。在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做题才有效果,有理有据又有逻辑条例的做题才能感悟知识,才能把握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慢慢变成自己的能力。数量好求,质量难求。现在有的同学被动做题、不动脑筋的做题,本来有的东西掌握不好,模模糊糊,进过大量做题后,强化了错误认识,这种复习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做题要感悟期中的道理、听课要入心入耳,把握知识规律。避免出现,一听就懂、一想好似也会,一写又不真会,一考还失分的情况。3、平时练习与考试的关系。真正把平时练习当作考试,给自己打打分数,从时间上、知识掌握的程度、书写的规范等方面给自己评价。平时不认真对待试卷,想着考试超发挥,那是小概率事件。
最后,王主任再次鼓励大家:“信心、恒心、专心,用心备考;定力、毅力、精力,全力而为”。相信只要全体师生手拉手,肩并肩,埋头苦干,团结拼搏,明年的高考一定会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文/缪爱祥 图/贾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