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临沂一中历史学科高二联合大教研活动
9月18日上午,临沂一中历史中心教研室在北校区高二年级会议室开展高二联合大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学校教科研中心主办,历史学科教研室承办,活动旨在探索新形势下学科教科研和高二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加强联合教研,群策群力,推动历史学科教学更加高效进行。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宋玉柱、历史教研员程宝琴,北校区教科研中心主任许琳琳,北校区高二年级主任金刚、张志东,历史中心教研室主任赵民苍以及三校区历史组三十多名历史老师全程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联合大教研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赵同老师执教了公开课《中国古代的法治和教化》,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贯彻单元主题教学和核心概念教学,在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必备知识的基础之上,分不同的主题结合史料研读进行师生合作探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导向性、逻辑性、思辨性,注重并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
接下来,张衍斌老师以《单元主题教学的思考——以近代西方的法律和教化》为例进行了说课。张老师着重分析了在教材的概念和逻辑,理清了授课的思路和方式,并对史料教学谈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北校区历史学科教研室主任周长宝、南校区历史学科教研室主任刘娜娜分别分享了北校和南校的历史学科教研计划。两位主任提出要教师应该在精细日常教学的基础之上,加强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不断的进行高考规律和命题研究。同时根据不同校区生源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学科教研活动,提高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中心教研室主任赵民苍从学校教科研机制的变化、历史学科教研室计划、高二课堂教学的思考以及高考命题规律和启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主题汇报。赵主任为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学校教科研中心的组织构成、运行机制和职责定位,并根据学校教科研中心的要求明确了探索新形势下历史学科教研计划,即召开各校区学科头人会议、制定各校区的教研计划、各校区课堂模式的探索(项目式推动)、组建历史学科高考命题和研究团队。资料的使用和传承——对接学校资源平台。赵主任根据高二历史教学的实际,提出了以“深度阅读教材”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设想,要求各校区、各年级把握“深度阅读教材”的内涵,探索其落实方式,逐渐形成新课改、新高考、新课堂下的教学常态。
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程宝琴老师对赵同老师的课进行评课,并对青年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建议。程老师建议,新教材、新高考形式下的的新课堂应做到基于课标与教材,着眼于素养提升,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贯穿到课前、课中、课后,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动脑、动手、动口,同时还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学生认识的渐进性,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程老师建议青年教师要关注学术研究新成果与课堂教材的衔接,思考学术研究新成果与教材观点有何不同、为何会有不同的观点、哪些观点可以以何种恰当的方式运动到教材之中、怎样通过不同的历史观点引导学生形成不同的价值观。
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宋玉柱首先对临沂一中本次教研活动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对临沂一中历史学科教研室建设、高二教学及高二课堂等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宋主任建议历史学科教研室要提高认识、搞好规划、做好计划、建章立制、拓展教研内容、创新特色,学科老师应积极撰写论文、参与课题、取得教学成果,尽早成为具有一中特色的历史学科基地。对于高二课堂教学,宋主任提出一是要明确定位,指向等级考,侧重基础性,强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二是改变观念,要改变教材观,重视教材目录和大事年表的使用,把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媒介来使用,通过目录形成知识结构,通过大事年表明确历史线索,并以此作为历史历史记忆的方法;要注重结构化教学的实施,借助表格的形式梳理清楚必备知识;要加强单元教学和概念教学,利用历史概念梳理单元主线和逻辑,利用概念引领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注重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结合,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适度拓展,注重知识和教学的连贯性。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新形势、新机遇、新教材、新高考下的新课堂教学,应以学科教研为基础,常思常新,不断进步。